米博体育:2023年中邦口述史册查察陈说
时隔三年,第九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于2023年11月6日至12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回归线下活动,年度主题为“回望·赓续——口述历史的时代担当”。国际口述历史泰斗亚历山德罗·波尔泰利和千余人次国内外口述历史专家、从业者的到来,及中国和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数百个项目的参与展示,使之再次成为口述历史界的年度盛事,也为此次观察提供了丰富样本。
通过全景观察和分析,2023年的中国口述历史事业具有以下年度特征:首先,大批因疫情停顿的口述历史从业者再次出发,所关注议题愈加丰富;其次,口述历史创作主体随着青少年群体和女性群体的加入而呈现多元化,促进学界生发出新的研究触角;再次,围绕口述历史与国史研究展开的学术讨论,显示出了从业者持续进化的实践意识,不断印证和推动着中国特色口述史学理论前沿的发展。
2023年的口述历史事业呈盎然发展之势,在过去几年积极探索的基础上,主题的丰富性仍在继续。其中既包括经典议题,也包括引发关注的特定社会现象与公共话题。不同项目组根据自身的优势,在同类选题中发掘出了不同价值的内容。如以战争回忆视角切入的“家·国记忆—抗美援朝老兵的戎耀时光”“寻找飘荡的忠魂”“战争遗孤启示录”和以文化视角切入的“上海电影老艺术家口述历史”“共和国之声:中国播音口述史”“大影节30周年口述史”“安徽文艺名家口述史”“老一辈出版家口述实录”“南戏故里活态记忆”“滨城戏韵·大连京剧口述史”“今夜村里唱琼剧”等,都是主题鲜明的项目。2023年以建筑视角切入的口述项目出现了《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光明巷45号民居拾遗”“童年城市的消失”“再见,长江西路301号”《重庆母城建筑口述丛书》“重庆老商号宝元通口述历史”“记忆东山·老洋房里的人和事”等项目和作品;在近年发展迅速的“机构史”领域,校史、村史相关的口述项目令人耳目一新,如“交通大学西迁口述采集工程”“百年绥师”“南外记忆”“东北边疆地区民族教育教师教学口述史(朝鲜族篇)”“跨越半个世纪的村书记口述史”“湖南省中方镇乡村女教师口述史”“亲历乡村基础教育47年”等;此外,医疗口述史领域中也出现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如“中国病理人物口述史”“基层卫生变化的亲历者”“乡村分娩医疗技术与身体权力转向”“赤脚医生时代的医患关系”“上地医院·心动有声”“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基层卫生变化的亲历者”“个人史之病残篇”等案例。
部分地区口述史项目集中涌现,这从一个侧面代表了该区域口述历史工作的整体繁荣。如来自江苏的“南京电影制片厂口述史”“江苏法院人口述历史”“无锡市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南京理工大学:勇攀高峰的科研之路”“00后对话无锡乡镇企业家”“初中生学做口述史”《近代中国的影像书写》;来自湖北的“三线建设亲历者口述历史”“三线记忆·新光记忆”“襄阳新闻事业口述史”“铁路现代化和铁路精神传承”“‘三交’史口述历史研究”“以戏会友”;来自福建的“福州船政文化口述史”“老福州茶摊记忆”“闽都扛斋习俗”“消失的福州老地名”“流动的村庄·口述史中的拖姑村”;来自云南的“云南名人家庭故事会·翠湖故事荟”“云南迪庆少数民族干部成长口述史”“知青云南记忆馆”“老山作战回忆录”;来自山西的“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演化史”“太原记忆系列·金色童年”“时代印记·幸福瞬间”“太原机车厂职工口述史”“山西长治上党梆子·耍牙口述史”“山西长治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三代人的永定路铁路宿舍”项目等。
部分项目组已多次参展,却始终保持着探索和创新。如“深圳口述史”(深圳市政协主导项目)已开展至第四季;“口述云南”已完成党史、生态、作家、科学家等多个系列;“提线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从漳州走到泉州;“百年铁人史话”项目又派生出了“红色会战家谱”项目;“枕流之声”项目的访谈对象有所扩展:在公寓老住户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原住户、外国住户和物业人员的口述;《大国车志·汽车口述历史系列丛书》已陆续完成10本图书的出版;“雷州青年运河往述”项目已进一步完善为“雷州青年运河建库开河亲历者口述史”;“赣江渔民口述历史”团队又开展“中国长江江豚故事口述历史”项目;“口述岭南工艺”团队则继续推进“口述岭南盆景”项目。
部分深耕口述历史的机构和组织也在持续实践,如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开展了“浙东革命亲历者口述访谈”“风华回忆录”“宁波大学退休领导口述历史”“公共史学教学交流会”;杭州师范大学周东华教授带队的“全国麻风病防治亲历者口述史”项目组已调研13省68个麻风院村;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口述史研究中心在组织行业口述历史活动的同时,提交了“黄河下游百位工匠口述”“第六届建筑口述史研讨会系列衍生作品”“传薪计划·中国建筑口述史实践工作坊”等项目;加拿大移民口述历史项目组今年又携“选择——华人移民口述历史丛书第二册”和“一路向北”两个成果参展;公众号“口述历史”“茉莉留声机”更是长期致力于推进口述历史的公共参与。
与此同时,一些项目引入了全新的观察角度:“川菜寻游记口述历史实录”“中国科幻口述史”“中国普什图语从业者口述史”“创业者如是说”等项目组在口述实践中发现了新领域的记忆矿藏。在口述访谈对象的选取上,口述历史实践者对准的不再只是老年人,而是扩大到更为宏观的社会现象及其相关人群,如“留守儿童心灵状况观察与记录”“高原文物守护者口述史”“黄河滩区乡村振兴影像图志”“大伡口述史”“内蒙古电影博物馆创建史”“赣州老影院口述史”“白云热线周年口述历史”“新时代浙籍全国劳模口述史研究”“红旗漫卷浪激鹏湾”“深泽县红色故事”“宾县籍抗美援朝老兵访谈”,以及针对性较强的“口述家族历史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实践”“梦想故事书”《美国体育文学与体育口述史研究》等。以上项目成果大多以资料档案、图书、纪录片及展陈等口述历史常见的方式公开。另外,在公众视域内,口述历史作为创作方法开始进入艺术创作领域,如影片《吾爱敦煌》《我本是高山》等,都借用了口述历史的记录风格。
口述历史理念也在进一步走近个体,米博体育更为贴近故乡、贴近家庭、贴近微小的声音,如“《追忆阿哈纳格兰》中译本”“纪录片《一个人的绿洲》”“街头义务理发师”“为家乡做口述史”“我在乡下修村志”“我为啥能提前20年提出企业改制建议”“乡见系列·手上记忆”“行影人生”“献给芸芸众生的生命备忘录”“纪录电影《母亲》”“纪录片《彼此》”“永远的老阿姨龚全珍”“梨园一叶·京剧科班富连成”“江西新城陈氏·家族百年沉浮”“真善如兰”“给我爱的父亲”“红土的儿子”“她和它们”等。通过对口述历史的实践与理解,口述历史人的行业素养逐步成熟,从而保证了行业的自觉创新和自身的不断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学者们开始关注口述历史的核心——人的记忆本身。澳门大学讲座教授王笛呼吁研究者从宏大的叙事转向日常史观,把焦点放到普通人身上,即是把历史放到了显微镜下,可以发现肉眼所看不到的、所理解不了的历史。新加坡口述历史学家赖素春认为口述历史注重的是个体,表现为某件事或者物对人的影响以及个体对事物的看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结合其他史料细细访谈。著名纪录片导演张钊维认为:在面对口述历史对象或者材料时,要考虑到创作者的初心及创作角色。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创作表象上看是表达和连接,心理层面还包含了缝合、解释和释放。这些理念产生于具体的口述历史实践,有助于行业进一步认识口述历史的本质属性,进而推动整个事业的良性发展。
数字时代带来了影像工具的迅速普及,也推动了普罗大众的记录和表达意识。这也使得专业化的口述历史实践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吸引来了更多的参与者,最大化发挥其本身的优势。今年的口述历史项目主体中,比较明显的变化是项目代表群体年轻化、性别视角完善化和学术活动组织中的视角全景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口述历史领域,涌现出众多“大学生项目”。如“半夏二十年与中国青年影人口述史”“故乡大学生家族口述史非虚构文学作品集”“EYE TO I 口述历史与虚拟技术融合体验”等,初高中生也加入到口述历史的实践中。入选2023年口述历史周的年度参展作品中,年龄最小的创作者只有12岁。青少年实践者给口述历史实践带来了繁盛生机,他们的作品也有别于传统口述历史人,更为关注人的内心。“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创始人唐建光表示,影像只是记录和表达的方式,孩子们做口述历史更重要的是去对话和交流。腾讯视频副总编辑李伦注意到青少年作品中关于“口述历史真实性”的困惑,他认为观众的理解和认知的基础,不必去跟前人做比较和模仿,只要参与实践就有自己的所得。导演周浩直言:真实本身并不存在,无论结果如何,探究的过程是重要的,“探究”本身就是人生的目的和活着的意义。导演吴琦认为:通过口述史创作所还原的记忆哪怕是虚假的,也有独特的意味和价值。中国传媒大学郭晓明老师则认为:项目操作中过多考虑难度会陷进去,可以先行动,再在过程中同步完成心理构建。
创作主体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女性项目在增多。数量上的变化,极大丰富了口述历史寻找关注对象时的视角选择,“女性影展”“家庭影像FamilyLens”等作品培育组织,“我的父亲和他的忧郁”“我的丈夫和他的战友们”等项目及《豆子 芝麻 茶》《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等图书作品都在此列。老龄化题材纪录片《栖地》导演叶丝丝认为:人的情感在哪里,眼光就会聚焦到哪里,这是记录的核心所在。独立学者苏柏玉提出:访谈人在实践的同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工作中发生的各类侵害。这都展现了女性口述历史人对于时代议题和创作主体的同等关注与关心。
国际项目聚焦的“住房正义运动口述史”(美国)“口述历史与精神健康”(英国)“永恒·法国一战华工纪念”(法国)“国立大学中文系系史口述历史”(新加坡)和“《联合早报》百年报庆口述历史”(新加坡)等主要执行者也都为女性。其中,英国学者维如丝卡·卡拉布里亚专门分享了对口述历史从业者情绪的思考。这是从女性学角度发展出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口述历史实践涉及到情绪疏通工作,但尚未被广泛了解和接受。她呼吁从业者彼此之间更多相互关照和关注,以互相支撑。
同样的良好势头也出现在了学术界。经过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口述历史项目作为连接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桥梁,其公众化已渐成趋势。2023年4月在江苏溧阳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与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5月在河北廊坊举办的新时代中国口述历史的发展与动向学术研讨会,9月在澳门举办的口述历史与辛亥革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在山东济南举办的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和在吉林长春举办的全国体育口述历史学术年会,12月在北京举办的妇女口述历史项目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无不体现出各会议主题、研究领域对口述历史作用的全方位开发,极大地体现了学术界敞开胸怀迎接技术革新和公众参与的趋势。《中国公共史学集刊·口述史学专号》的出版,《中华口述历史工作实务规范试用版》的推出等,也体现出历史学者主动定义口述历史基本概念的迫切心态。
口述历史不应该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是超越学科的一种存在——国际口述历史泰斗亚历山德罗·波尔泰利教授在第九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他认为想象力和记忆都应该是历史的一部分,口述历史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包含了个人的思想情感,希望口述历史学者可以立足档案文献和口述内容中的不同声音,发现更多的思想、米博体育史实,还原更全面的历史画面。
对于口述历史理论的跨学科性,中国专家也有同样见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定宜庄研究员专门提到,田野调查中的“守门人”概念在口述历史中也非常重要,同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还要注意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如特定地点、特定时间以及区域性、民族性等问题。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及其团队围绕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项目展开分析,认为无论是宏大的国家叙事,还是悲壮的民族史籍,都缺少不了芸芸众生的生命历程。口述历史不仅能够采集个体亲历者的记忆,也能够通过集体记忆建构整个命运共同体的群像。
从国际视角到本土实践,再到自身认识,综合分析口述历史的学术演进和实践,可以看到:中国口述历史事业的发展具有双重特性: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和内容的本土特色化。有鉴于此,“口述历史与国史研究”成为今年学术关注的主题。
中国传媒大学王宇英教授认为,口述历史与国史研究关系密切,但相关的讨论还较少,这意味着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论层面、问题意识及多元发展方面的欠缺,所以,非常有必要深入讨论这一主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姚力研究员认为,口述历史工作如果要做到立言、立德、立功,就要既记录生活也记录情感。在研究视野上应该看到:小人物的命运跟时代的主流、洪流是紧紧勾连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大大降低口述历史访谈及个体历史经历的价值。
北京大学张藜教授关注的是共和国科技史,这一主题虽然远离大众视野,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他带领的团队对科学家和科学管理者进行了口述历史访谈,采集到了参与基础研究、政治任务、国计民生和国防军工等工作的历史记忆,勾勒出了一幅20世纪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科学家们日常生活、日常科研状态的立体图景。
北京科技大学熊卫民教授提醒口述历史实践者:口述历史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文献的作用,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互甄别、缺一不可的。他认为口述历史资料的文字整理应达到顺畅、准确、精练、有味的标准,同时还要保留现场的味道。
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教授在演讲中谈到,国际口述历史学界在法律和伦理上的要求越来越严,对受访者及其提供的内容进行公开越来越持谨慎态度,希望中国同仁在这方面增强自觉意识,抑制功利心。研究深入些,出成果慎重些。他呼吁能尽快制订相关的学术规则。
口述历史帮助我们寻找被隐藏、遗忘的过去,为我们的记忆提供了表达场所。中国人民大学杨祥银教授对口述历史的功能做了完整概括: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活生生的人为核心研究对象的口述历史,兼具学术研究意义、社会行动议程与公共历史价值。
2023年的中国口述历史事业既是对过往的丰富和创新,也是对口述历史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积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只有秉持人文理念、专业态度和长远目光,其成果才能成为经受住当下和后世考验的时代记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cw-data.com/html/lishi/1598.html